365bet大陆网址_365投注被限制可以解除吗_mobile28365-365
在改革开放的今天,庙会对深居闹市的市民来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记忆,它给市民提供了体验传统文化和寻找心理慰藉的载体。庙会活动也对丰富和促进本土文化和经济建设起到了一定作用。让我们共同坚守这块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,去捡拾、去保护历史文明的碎片,传承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民间文化。
“ 度过几个月的冬季后,常常盼着 ‘ 3月18 ’ 赶庙会,热热闹闹地在人群中横冲直闯,饿时就循着香味买一个当地特有的馅里有粉条和五香粉味的水煎包, 狼吞虎咽后手上留有浓浓的棉籽油的味道。直至今日,只要闻到棉籽油的味道就想起水煎包,浓浓的抹也抹不掉。”一位叫做 “津淮牧人”的网友笔下的这段文字,勾起了多少人对儿时相山庙会的记忆。
也许就是那种明知拥挤不堪还要来凑热闹的执着 ,也许就是那份非要 吃个过瘾的心情,构成了淮北老百姓对庙会文化的独特情怀 。
源远流长的庙会活动
庙会是我市比较重要、规模比较大的民间节日, 大多集中在冬春两季举行,最初以祭祀祈福为主。随着经济的发展, 庙会逐渐融入了集市交易和文化娱乐性活动,大大增强了人气和吸引力。
民国时期, 全市 庙会共有80余处,一般每年每处举办1次。规模最大的当数 农历三月十八的相山庙会。会日,北起相山,南至濉溪的18里地段,赶会者摩肩接踵,不下5万人 ,有“相山的香火,濉溪的买卖”之说。比较大型的还有正月十五城隍庙会,二月初二土地庙会,二月十九马桥老猫洞会,三月十五临涣庙会,三月三日和四月三日的渠沟庙会,四月十八泰山庙会,农历十月初十、十一月十二、十二月十四的朔里庙会等,赶会人数每场在万人以上。
建国特别是1976年后, 随着烧香、拜佛、还愿、拴儿等封建迷信活动的革除, 我市境内 较大的庙会、古会 被改造成城乡物资交流大会。1980年,首次把濉溪二月二土地庙会组织成物资交易大会,会期7天。商品沿新城淮海路两边一字排开,绵延数里,琳琅满目。
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,除“相山庙”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,绝大多数庙宇被拆毁,庙会也被取缔。1979年以后,传统的庙会得以恢复,会期一般3天左右。就其规模而论,仍以农历三月十八的相山庙会最盛 ,比春节、元宵节还要热闹。据1993年地方志记载, 赶会者 来自全国64个县市,逾50万人。庙会期间, 还经常有来自邻近各省市的戏曲、歌舞、马戏、杂技、魔术、气功等文艺团体 的表演。文化部门、市总工会也多在此时举办书画展览。从1996年开始,市委、市政府停止在相山古庙会举行物资交流大会,并一直延续至今。但民间自发的庙会活动并没有就此停止。许多人仍然在农历 三月十八前后敬香祈福、踏青会友、娱乐休闲。
据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张继玲 介绍,除 相山庙会 外,我市现 存的传统庙会、古会还有1 0余 处。它们能够充分地展示民俗民风,有效地将人与自然、现实与历史、宗教与世俗、娱乐与旅游融合在一起,在经济发达、物质丰裕的今天,依然年年延续。近年来,随着商业功能渐渐消退,庙会已经成为我市的一个民俗文化符号 。
永恒不变的文化“基因”
4月18日,虽然距离农历 三月十五临涣庙会正会还有2天时间,河南某豫剧团已经 在 临涣镇上 搭起了演出舞台。当锣鼓声响起,粉黛 花脸登场时,舞台上方人头涌动,古老的故事和那熟悉的唱腔在庙会特有的感情氛围中交融,年长的和年少的均陶醉 其中。为赶会聚集来的人,要吃、要住、要买东西、要看热闹,为庙会提供了广阔的商机。经营各种饮食小吃、日用杂货 和民间工艺品的各类生意人、手艺人也从四面八方赶来,使庙会成为了民间经济文化活动的大舞台。无论是买的卖的、虔诚的悠闲的,都能自得其乐,满意而归。
如果说生活在农业时代的人们喜欢逛庙会的话,那么今天人们同样 喜欢逛庙会,这又该如何解释呢?
濉溪县文联主席 贾申等民俗专家认为,庙会在千百年的发展进程中宗教的、迷信的、政治的色彩渐渐淡化,并 凝结出感恩祈福、营造祥和 的特有文化,彰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。以前的庙会有地方戏、曲艺、杂技、马戏、魔术、套圈、打彩等文娱活动,现代的庙会增加了歌舞等时尚因素,尽管形式和内容有所改变,但庙会特有的文化核心没有变,贯穿于庙会上种种喜庆活动的,依然是人们追求和谐、崇尚美好的精神,也许正是这种文化“基因” 的传承,使庙会 活动一直延续至今 。
同时,传统的庙会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也扮演着积极的角色。它是生活压力的释放地 :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、压力大,忙碌的工作使人缺乏自由感。逛庙会,一个“逛” 字让人体味出闲散、自由、放松之感。它是民俗文化的展示台:如今,已经没有太多其他形式能够像庙会这样集中展示民俗了。在庙会上,人们可以看到平时难得一见的各种民俗展示 ,以及民间手工艺品制作过程,从中既可以领略到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,同时还能唤回那遥远的回忆。此外,庙会还能够有效地带动消费,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。
期待挖掘的民族瑰宝
千百年来,庙会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并以顽强的生命力, 穿越时空,延续至今。那么,在改革开放的今天,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对待这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 “活化石”呢?
“民俗文化一旦形成,就具有长期的稳定性,还有很强的遗传性。”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教授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张秉政指出,庙会是个人、家庭和社会交流的一个纽带,是传统文化通向和谐社会的源泉。人们从长期相对封闭的小家庭走进一个大家庭进行集体欢庆,体会一种家的感觉和和谐的氛围,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,这是华夏民族的心理特征,带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文化特点。
“21世纪是文化竞争的时代,国际间、地区间的竞争其实就是一种文化间的竞争。但随着国际化、工业化、城市化的发展,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,我们的民族文化正在弱化,我们民族的胎记正在逐渐褪去。因此,我们不能简单地界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孰优孰劣,而是要在充分考虑文化的继承性、民族性、群众性的同时,十分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。”张秉政认为,庙会等传统文化是一种重要的资源,也是生产力,更是一个地区的软实力。淮北历史文化悠久,但是地域文化的显性资源匮乏,更应该把为数不多的传统文化保护好、传承好。只有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价值,才能自觉地发掘、抢救、保护这些资源,才能自觉地做好开发利用工作。“虽然庙会还有一些陈规陋习需要祛除,但在庙会中,我们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可以得到一次大的释放,有利于区域文化建设。我们不能叶公好龙,而是要学大禹治水,因势利导,将其发扬光大。”张秉政如是说。
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张继玲 抱有相同的观点。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 她 表示,应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支点,对传统庙会进行正确引导 ,加强管理, 提升品位,有所扬弃, 保留其传统文化精髓,剔除其封建迷信糟粕。“办好庙会,也能够提高淮北的知名度, 为人民服务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。 如果舍弃这块思想文化阵地,放任自流是不可取的 。”